Next Previous Contents

4. 顯示及輸入中文

如果你總是從 DOS 的中文系統或是中文 Windows 95 之類的環境下透過 telnet 來利用 Linux 主機的話,你是不需要看本節的。 只有當你直接在一部 Linux 主機螢幕前操作時你才需要在 Linux 上安裝中文系統。

4.1 xcin+crxvt

如果你常使用 X Window ,我們十分建議你採用 xcin 與 crxvt 組合的方式,來解決中文輸入的問題。

XCIN 是 Xwindow Chinese INput 的縮寫,是一個在 X Window 模式下執行的中文輸入系統,因為 xcin 是利用 X Window 的 Server/Client方式執行的,所以你只要啟動一個 xcin 輸入視窗,便可以對應許多的 crxvt 顯示虛擬終端機,佔用系統資源比較小。 也提供類似 DOS 環境下的忘形或自然輸入法的智慧型輸入選字環境。 在早期,若你要安裝 xcin, 你必須準備倚天中文系統,以供 xcin 安裝程式來轉換字形與輸入法;在居士先生 < thhsieh@twclx.phys.ntu.edu.tw> 接手 XCIN 的維護工作後,已經解決這個麻煩的問題了。

目前 xcin 的最新版本為 2.3.02. 但這目前還只是個 beta 版本。如果你想要取得較穩定的版本,還是建議你去抓取 xcin-2.1d 來使用吧。

軟體取得

你可從下面地點取得 xcin 的原始程式

ftp://linux.cis.nctu.edu.tw/packages/chinese/xcin/xcin-2.1d.tar.gz
ftp://linux.cis.nctu.edu.tw/packages/chinese/xcin/xcin-2.3.02.tar.gz

軟體安裝

這邊我們以 xcin-2.3.02 為例。請先取得 xcin-2.3.02.tar.gz 這個檔案,並請在任何一個目錄下解開。

# tar xzvf xcin-2.3.02.tar.gz
....
# cd xcin-2.3.02
# ./configure    (請依照畫面上的指示訊息,依序修改你的安裝選項)
# make
# make install

這樣就完成 xcin-2.3.02 的安裝了。

你也可以取得由 Cd Chen 所維護的 xcin-2.3.02.i386.rpm 來安裝 xcin。

ftp://linux.ntcic.edu.tw/personal/cdchen/Chinese-RedHat-Packages/XCIN/RPMS/xcin-2.3.02-1.i386.rpm

其方法如下:

# rpm -Uvv xcin-2.3.02-3.i386.rpm

4.2 yact

yact 是在終端機模式下執行的中文顯示、輸入系統。與 chdrv 最大不同的地方是: yact 是透過 svgalib 程式函式庫使用你的顯示卡,如果你的 svgalib 沒有包含你所使用的顯示卡資料,可能無法使用這個系統。

yact 讓人稱讚的,就是其顯示的字形為 24x24, 比起其他的終端機中文輸入系統而言,比較漂亮許多。另外,它在處理捲頁功能時,也比較流暢許多。目前 yact 最新的版本是 yact-p4。

你可在此取得 yact:

ftp://linux.cis.nctu.edu.tw/packages/chinese/yact/yactp4.tar.gz

安裝 yact 的方法也很簡單,在你取得 yact 的原始程式檔後,解開並且檢查 Makefile 是否正確,接下來,直接打 make all install 就完成了執行檔的安裝工作。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資料,請閱讀 README 檔。

接下來要安裝字型。yact 使用 HBF 字型,但在 yact 的程式碼中並未附字型檔,你必須另外安裝。如果你有倚天中文系統,yact 的作者建議使用它的字型。將 yact 原始程式碼下 的 fonts 目錄中的 HBF 字型描述檔 et24.hbf 複製到 /usr/local/lib/yact 目錄下並改名為 hzfont.hbf。接下來將倚天中文的 STDFONT.24 SPCFSUPP.24 SPCFONT.24 及 ASCFONT.24 字型檔也複製到 /usr/local/lib/yact, 並將 ASCFONT.24 改名為 12x24 即可。

如果你想使用免費的 HBF 字型亦可。將 256 字的 ASCII 字型改名為 12x24, 並將中文 HBF 字型的描述檔改名為 hzfont.hbf, 連同字型圖檔一起放入 /usr/local/lib/yact 即可。

4.3 bcs16

由於 yact 需要使用 svgalib 1024x768 模式,而此模式在除 ET4000 系列之外的顯示卡支援並不十分良好,使得許多朋友對於這個優良的中文系統不得其門而入。 bcs16 就是針對此缺點而由 yact 修改而來的。它僅需 640x480 解析度,因而能在大部份的顯示卡上執行。

在此可取得 bcs16

ftp://linux.cis.nctu.edu.tw/packages/chinese/bcs/bcs007a.tgz

安裝

bcs16 的作者是 cnoize.bbs@bbs.cis.nctu.edu.tw.

4.4 chdrv

一種在主控台(console)上提供顯示,輸入的中文文字顯示程式。chdrv 因為直接讀寫 tty 裝置,所以必須由 root 來啟動。目前 chdrv 是由 王佑中 < wycc@iis.sinica.edu.tw> 先生所維護,最新的版本為 chdrv-1.0.10。

取得 chdrv

你可在

ftp://linux.cis.nctu.edu.tw/packages/chinese/chdrv/
分別取得 chdrv 的原始程式碼 chdrv-1.0.10.tar.gz, 已編譯的二進位執行檔 chdrvbin-1.0.10.tar.gz, 以及字型檔 chdrvfont.tar.gz.

安裝 chdrv

解開二進位壓縮檔

# tar xvzf chdrvbin-1.0.10.tar.gz
# mv chdrvfont.tar.gz chdrv-1.0.10/
# cd chdrv-1.0.10
請閱讀 INSTALL.1.0 的安裝說明修改 installbin。如果你使用 shadow password,你還必須更改 chinese.conf,將下面這行的註解去掉
LOGINPROGRAM /bin/telnet
再將這行變成註解
LOGINPROGRAM /bin/login
現在你可以執行安裝程式
# ./installbin

4.5 cxterm

在 X Window 模式下執行的中文虛擬終端機,為最古老的中文顯示/輸入環境,提供各種中文內碼模式,包含 BIG5,HZ,GB 等等。 因為每一個 cxterm 虛擬終端機都必須載入中文資料,耗用的系統資源相當大。

取得 cxterm

CXterm 的最新版本是 cxterm5.0.p3.tar.gz (5.0 版)。 這個壓縮檔裡已經包含了 CXterm 與中文字型。你可以在這裡取得:

ftp://ftp.ifcss.org/pub/software/x-win/cxterm/
或在 ftp.redhat.com 的 RPM 包裝格式 cxterm-color-5.0p3-1.i386.rpm, cxterm-color-big5-5.0p3-1.i386.rpm, cxterm-color-gb-5.0p3-1.i386.rpm.
ftp://ftp.redhat.com/pub/contrib/hurricane/i386/

安裝 cxterm

解開壓縮檔:

# tar -xvzf cxterm5.0.p3.tar.gz
這將會產生一個新目錄 cxterm-5.0,然後:
# cd cxterm-5.0
# ./config.sh
如果想讓系統上所有的使用者都能使用 CXterm,你必須使用 root 的權限來執行 ``./config.sh''。 然後你就可以按照下面的過程完成安裝:
  0. Read COPYRIGHT Notice
  1. Compile, Install, and Configure "CXTERM 5.0" in One Step

  2. Compile cxterm (not to install)
  3. Install cxterm (after successful compilation in 2)
  4. Install additional Chinese font(s) for your X window
  5. Configure your account for using cxterm (after installation in 3)

  x. Exit
Please choose (0/1/2/3/4/5/x) :

如果你想讓一切自動完成,請選 1。然後,輸入安裝的目錄。像我是使用 /usr/local/chinese。 在這壓縮檔裡還附有兩個中文字型,選 13 都會自動安裝這些字型。 你還可以選 4 安裝額外的字型。安裝完之後,你還要將 cxtermCXterm 放在搜尋目錄之中。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chinese/bin

CXterm 是一個 shell script,用來載入 X Window 資源與 cxterm。 如果要使用 GB 編碼,請下:

# CXterm -gb
或是使用 BIG5 編碼:
# CXterm -big5

CXterm 的 Color patch

ftp://ftp.ifcss.org/pub/software/x-win/cxterm 下還有 cxterm 的 color patch。使用此修補檔可使 cxterm 能顯示 ANSI 的顏色。 假設你將 cxterm 的原始檔放在 /tmp/cxterm-5.0

# cp cxterm-5.0.p3-color.patch.gz /tmp
# gzip -d cxterm-5.0.p3-color.patch.gz
# patch < cxterm-5.0.p3-color.patch
# cd cxterm-5.0
# ./config.sh

4.6 XA (Xcin Anywhere)

XA 是 Xcin Anywhere 的縮寫。它是一個讓你在一般的 X Window 軟體中利用 xcin 來輸入中文的小工具。 若配合 CXWin 或 XA+CV 則可讓原本不支援中文的軟體可顯示並輸入中文,這樣 xterm 就自動變成 cxterm 了,酷吧? 不過 XA 目前仍不十分穩定,使用它你必須自行承擔風險。要使用 XA, 你必須先安裝好 xcin. 你可在此取得 XA:

ftp://linux.cis.nctu.edu.tw/packages/chinese/xcin/XA/

解開壓縮檔,然後執行 ./configure, 如此會產生 mk, config.h. 再來執行 ./mk 編譯。 若成功的話打入 ./mk test xterm, 試試可否在 xterm 裡叫出 xcin 並輸入中文。 如果沒問題的話可以將 wrap.so 複製到 /usr/local/lib/. 使用方法為:

# LD_PRELOAD=/usr/local/lib/wrap.so netscape &
再來按照一般使用 xcin 的方法使用即可。

XA 的作者是 weijr.bbs@bbs.ntu.edu.tw.

4.7 新增輸入法

目前常見的輸入法表格有兩種格式: titcin. 這兩種都是純文字格式(換句話說你可以直接用文書編輯器來觀看)。 但各個中文系統為了加快搜尋速度,多半提供工具程式將純文字格式轉為特殊的二進位檔。 如果你要安裝某種輸入法,必須取得它的 titcin 表格,或是轉換後的格式。

以下嘸蝦米輸入法為例,分別說明如何在各中文系統中加入嘸蝦米輸入法: 下面所提到的輸入法表格都可在 ftp://ftp.cis.nctu.edu.tw/UNIX/Chinese/Boshiamy/ 取得。

其它的一些輸入法 tit 檔也可在 ftp://ftp.ifcss.org/pub/software/x-win/cxterm/dict/ 取得。

xcin

利用 xcin 的工具程式 cin2tabcin 表格轉換為 tab 檔:

# cin2tab boshiamy.cin
它會產生 boshiamy.tabboshiamy.tab.rev 兩個檔案。將它放到 xcin 的目錄中。啟動 xcin:
# xcin -in9 boshiamy.tab
然後用 CTRL-ALT-9 即可叫出嘸蝦米輸入法。

yact & bcs16

yact 使用與 cxterm 相同的 cit version 2 輸入法表格。你可以使用 yact 附的 tit2cit 工具將 boshiamy.tit 轉換為 cit 表格。

再來將 boshiamy.cit 放入 /usr/local/lib/yact 並為其建立一符號連結:

# ln -s boshiamy.cit 9
然後用 CTRL-ALT-9 即可叫出嘸蝦米輸入法。

chdrv

首先將 boshiamy.tbl 放到 /usr/local/lib/chinese. 再來修改 /etc/chinese.conf, 將 INPUT 一節加入嘸蝦米輸入法的設定:


BEGIN INPUT
PHONETIC /usr/local/lib/chinese/phone.def
MULTI /usr/local/lib/chinese/boshiamy.tbl
END INPUT

最後利用 chdrv 的工具程式 chconfig 使 /etc/chinese.conf 的內容生效。

cxterm

用 cxterm 的工具 tit2citboshiamy.tit 轉為 cit 檔或 citnf 檔,然後修改 .Xdefaults,設定一個啟動嘸蝦米的組合鍵。詳細的安裝與使用,請參閱 cxterm 的技術文件。

4.8 中文輸入問題

在我們完成中文系統建立的工作,你已經可以在你的 Linux 機器上面顯示中文了。 但如果你使用中文化的文書編輯軟體,你會發現,你的 Linux 只能顯示中文,卻無法接受中文的輸入工作。 如果你想要改進這個問題,你必須自己修改兩個地方,使 Linux 系統可以接受中文的輸出與輸入工作。 首先你必須要在你使用的 Shell 起始檔增加 locale 的設定 (關於 locale 詳情請看 locale mini-HOWTO); 另外也得在自己家目錄中 (Home directory) 的 .inputrc 檔 (如果你的家目錄中並未有這樣的檔案, 請自行建立) 增加關於輸入的設定。 以下把 Shell 起始檔與 .inputrc 相關設定公開如下,你可以參考使用:

Bash Shell: 請在 /etc/profile 增加下面的內容:


stty cs8 -istrip
stty pass8
export LANG=C
export LC_CTYPE=iso-8859-1

Tcsh Shell: 請在 /etc/csh.login/etc/csh.cshrc 增加設定如下:


stty cs8 -istrip
stty pass8
setenv LANG C
setenv LC_CTYPE iso-8859-1

$HOME/.inputrc 檔增加設定如下:


set convert-meta off
set output-meta on

最後,請你自己準備一個已經包含中文字的檔案,利用 grep 工具程式來搜尋其中的文字。 如果可以找得到,表示你的 Linux 系統已經可以處理中文字了。


Next Previous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