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Previous Contents

13. 使用隔行模式

(这一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David Kastrup <dak@pool.informatik.rwth-aachen.de>)

如果显示器场同步电路能稳定地支持一个固定的象素时钟的话,一台隔行显示器的闪烁要比一台逐行显示器较不显著.就是因为这样所以首先发明的是隔行模式.

隔行模式得到坏名声是因为在相同场频即VSF(在广告中经常给出的参数)下劣于对应的逐行模式.但在相同行频下隔行模式明显较为优越,而行频通常是你的显示器/显示卡决定性的限制所在.

在固定刷新率(或半帧率,或VSF)下,隔行显示器会更为闪烁:一台90Hz的隔行显示器会次于一台90Hz的逐行显示器.然而,它只需要一半的频宽和一半的行频.如果你在相同的象素时钟和相同扫描率下和逐行模式比较,它有显著的优越性:45Hz的逐行模式是无法忍受的.在90Hz的隔行模式下,我的Multisync 3D显示器(在1024x768)已经工作了几年,感觉非常满意.我猜想需要至少70Hz的逐行显示器才能同样舒适.

尽管如此,你要注意少数要点:只在高分辨率下使用隔行模式,因而交替变亮的扫描线是彼此靠紧的.你也许要与同步脉冲的宽度和位置打交道以获得最稳定的扫描线位置.如果扫描线是交替明暗的,交错的画面会出来.我有一个应用程序选了这样一个象素图案作为菜单背景(XCept,幸运的是据我所知没有其它应用程序是这样).为了使用XCept,我切换到800x600,因为不这样的话它真的伤害我的眼睛.

为了相同原因,使用至少100dpi字体,或其它水平笔画至少为两条扫描线宽的字体(对于高分辨率,别的字体都没有意义).

当然了,当你的硬件在相近的刷新率下支持逐行模式的话就不要使用隔行模式.

可是,如果你发现在某些分辨率下你把显示器或显示卡推到了它们的上限,仍得到令人不满的闪烁或水冲蚀般(超出频宽)的画面,你也许想要尝试在相同分辨率下使用隔行模式.当然如果你的显示器VSF已经接近其极限这也是没用的.

设置隔行模式很容易:象逐行模式一样进行.只需多考虑两个事项:垂直行总数(在模式行的最后一个数)需要是一个奇数,以及当你指定"Interlace"标志时,显示器的实际垂直帧率加倍.如果你指定的模式看来象45Hz模式但有"Interlace"标志,你的显示器必须支持90Hz帧率.

举一个例子,这是1024x768隔行模式下我的模式行:我的Multisync 3D能支持高至90Hz场频和38KHz行频.

模式行 "1024x768" 45 1024 1048 1208 1248 768 768 776 807 Interlace

在该模式下两个限制都恰当地基本用尽了.指定相同模式,只是没有"Interlace"标志,仍然几乎达到显示器水平能力的极限(严格来说,稍微低于场频的下限),但画面产生了无法忍受的闪烁.

基本设置规则:如果你设置一种模式,小于显示器垂直能力的一半,使垂直行总数为奇数并加入"Interlace"标志.大多数情况下显示质量将会极大改进.

除非你使用逐行模式,否则用尽你的显示器的技术规格限制(技术规格中列出的场频一般低于显示器最大值约30%或更多)并手动设置一种隔行模式(或许用稍微高些的分辨率)会带来较好的效果,但我不能对此承诺.


Next Previous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