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Previous Contents

3. 网路通讯协定

Linux 支援许多不同的网路通讯协定:

3.1 TCP/IP 通讯协定堆叠

网际网路通讯协定在二十年前原是美国国防部 (DoD) 发展出来的, 目的只是用在不同厂牌电脑之间的互连。TCP/IP 通讯协定堆叠, 采用阶层式的结构, 以便将应用程式与网路硬体隔离开来。

虽然他的设计理念是基於阶层式的模型, 但是他的重点放在提供互连性, 而不只是死板地遵循层级功能。 这就是为什麽 TCP/IP 通讯协定堆叠, 会成为一个网路互连通讯协定的非官方 (de facto) 标准, 而与 OSI 国际标准相抗衡。

Linux 从一开始就已经提供 TCP/IP 的网路能力。 虽说是东拼西凑写成的, 但是却是一个稳固, 快速, 和可靠的软体实作, 同时也是 Linux 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关的 How-to 请参考: http://sunsite.unc.edu/mdw/HOWTO/NET-3-HOWTO.html

3.2 TCP/IP 通讯协定第 6 版本

IPv6, 有时也被写成 IPng (下一代网际网路通讯协定) 是 IPv4 通讯协定的升级版本, 用来解决定址上的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 可用的 IP 位址不足, 缺乏处理即时性资料流的机制, 缺乏网路层级的安全控制, ..等等。

其实扩充定址法之後, 就能增加 IP 定址的空间 (译注: IPv6 的位址长度是 IPv4 的四倍), 同时对路由选择的效率而言有著极大的影响。

(译注: IPv4 采用的是分级式定址法, 依网路的大小规模分级成 class A, B, C 没有弹性, 造成路由表的爆增; 而 IPv6 采用的是分类式定址法, 仅区分使用类型的□围, 其馀依实际需要以 CIDR 方式分配, 让位址空间得到更有效率的分配, 并能减缓路由表的成长。)

Linux 已经有 beta 版本的 IPv6 实作, 至於正式的版本可能要等到 2.2.0 版本的 Linux 核心发表。

3.3 IPX/SPX 通讯协定

IPX/SPX (网际网路封包交换/循序封包交换) 是由 Novell 公司以"全录 (Xerox) 网路系统"(XNS)通讯协定为蓝本, 发展出来的专属通讯协定。 IPX/SPX 通讯协定在 1980 年代初期很有名, 成为 Novell 公司 NetWare 产品的代名词。 NetWare 成为第一代区域网路, 网路作业系统 (NOS) 的非官方标准。 Novell 公司同时也为他们的网路作业系统, 加上商业应用程式套件与用户端网路连接工具。

Linux 对 IPX/SPX 通讯协定有非常完整的实作, 使得他能够被设定成:

以及去:

另外, Caldera 公司对在 Linux 之下跑 Novell Netware 网路作业系统的人有商业性质的支援。Caldera 从 Novell 公司取得技术授权许可, 可以提供大家全功能的 Novell NetWare 用户端程式。 这个用户端程程式能够完全地存取 Novell 3.x 和 4.x 的档案伺服器, 并且还包含了 "NetWare 目录服务" (NDS) 以及 RSA 加密等特性。

3.4 AppleTalk 通讯协定堆叠

Appletalk 就是"苹果牌电脑"网路互连通讯协定群的代名词。 他采用端点-对-端点, 对等式的网路模型, 并提供基本的网路功能, 例如档案及印表机的共享。 每部机器可以同时成为用户端与伺服器端, 但是每部"苹果牌电脑"都得装上必需的软硬体才行。

Linux 提供有全功能的 Appletalk 网路功能。 Netatalk 就是一个核心层次的 AppleTalk 通讯协定堆叠实作, 基本上他是由 BSD 版本衍生出来的系统。 他能支援 AppleTalk 的路由选择, 透过 AFP (AppleShare) 提供 Unix 和 AFS 档案系统的服务, 提供 Unix 印表机服务, 以及透过"印表机存取协定" (PAP)存取 AppleTalk 印表机。

请参考 5.1 节有更进一步的资料指引。

3.5 广域网路 (WAN) 通讯协定 : X.25, Frame-relay, .. 等等

许多第三协力厂商提供 Linux 使用之 T-1, T-3, X.25 以及 Frame Relay 等产品。 一般而言, 这类的连线需要特别的硬体。厂商除了提供硬体之外, 也会提供通讯协定驱动程式的支援。

3.6 ISDN 通讯协定

Linux 的核心有内建的 ISDN 能力。 核心模组 Isdn4linux 可以控制 ISDN PC 卡, 并且可以将之模拟成使用 Hayes 命令集 ("AT" 命令) 的数据机。 他可能被应用的□围, 从简单地使用终端机程式, 透过 HDLC 通讯协定 (内附於装置中) 来连线; 到以 PPP 通讯协定, 对 Internet 作全功能网路连线, 来使用声音的应用。

3.7 PPP, SLIP, PLIP 等通讯协定

Linux 的核心有内建的 PPP (端点-对-端点-通讯协定), SLIP (串列线路使用 IP), 以及 PLIP (并列线路使用 IP) 等通讯协定支援。 PPP 通讯协定是一般个人使用者, 接取其 ISP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 最常用的方法。 PLIP 通讯协定则是二部机器时便宜的连线方法, 使用并列埠和一个特制的缆线, 连线速度可达 10kBps 到 20kBps。

相关资料请参考:

3.8 业馀无线电通讯协定

Linux 的核心有内建的业馀无线电通讯协定支援。

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他支援 AX.25 。AX.25 通讯协定提供连接导向与非连接导向二种操作模式, 使用时不是以自己的方式, 作端点-端点的连线; 就是载送其他通讯协定, 如 TCP/IP 和 NetRom。

结构上他与等级 2 的 X.25 通讯协定类似, 但是做了些许的扩充, 使得他更适合应用在业馀无线电的通讯环境。

相关资料请参考:

3.9 ATM 通讯协定

Linux 对 ATM 通讯协定的支援, 目前只到 pre-alpha 版本的阶段。 目前有一个实验性的实作被发表出来, 他支援纯 ATM 连线 (PVCs 和 SVCs), ATM 网路上跑 IP 通讯协定 (IP over ATM), ATM 网路模拟区域网路 (LAN emulation) , ..等等功能。


Next Previous Contents